首页 >通知公告 > > 正文

澜湄青年玉树谈:立江源 眺未来

发布日期:2023-08-22 09:53:34 来源:中国新闻网 分享

中新网青海玉树8月22日电 题:澜湄青年玉树谈:立江源 眺未来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作者 潘雨洁 张添福

“在学校,我结识到来自澜湄各国的朋友,与他们的交往‘唤醒’了我,好像日常生活可以被不断翻新,这让我无比充盈。”21日,复旦大学新闻学系研究生李大武说:“我坚信,诚恳的沟通能够唤起自我与他者、附近与远方的勾连,建立起有效、持久的友谊。”

当日,“同饮一江水光影耀澜湄”2023澜湄国际影像周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启动。来自澜湄六国的青年代表围绕“抓住机遇迎接挑战、促进人文交流”主题展开对话交流。

澜沧江-湄公河发源于青海玉树,一路向南穿过中国西藏、云南等省区,后流经老挝、缅甸、泰国、柬埔寨、越南五国,是连接中国和东南亚的天然纽带,也是流域民众繁衍生息的摇篮,孕育出辉煌的文明。

图为澜湄六国青年代表对话交流现场。马铭言 摄

来自越南的阮光雄认为,年轻的优势在于敢想敢试、心态开放、学习能力强,“但我们可能因缺乏经验而产生误解或偏见,”他说,“交流的第一步是互通、了解彼此,”阮光雄说,“但更重要的,是学会转换立场、主动理解他人需求,发现互补性才能达成共识。”

“正如中国古语所说,‘百闻不如一见’,”阮光雄表示,“到处走走、亲身经历能够让我们更接近真实,要先愿意去看,才能看得见。”

大理大学缅甸籍教师张凯琦对此深有同感。在中国五年,她常常用照片或短视频记录生活点滴。在她眼中,许多中国城市非常古老,但生活在其中的年轻人却新潮:“看上去的跟实际上的很有反差,两种气质集于一处,非常有趣。”

谈及近年来备受欢迎的跨国人文交流及学术合作项目,他们纷纷表示,越来越多澜湄青年从政府间开设的留学项目及奖学金、高校合作、青年创新创业平台中收获机遇与成长。

“例如,2019年在上海复旦大学成立的澜沧江-湄公河青年交流合作中心,其中许多社会实践、高校智库项目都非常有意思、有帮助。”来自缅甸的艾可安补充到。

除去高校间的学术互动,青年代表们也期待今后有更多诸如研学旅行、文化艺术展览、志愿者服务等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人文交流项目,“我们可以在社交平台上实时记录、分享体悟,各国媒体也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。”来自泰国的李娟表示。

正在中国读书的老挝青年苏朋则认为,分享节日文化是各国青年相亲相近最直接的方式。“比如泼水节,在中国和老挝,民众都会隆重庆祝,各地活动极具特色且富有生机。”

在交流中,来自复旦大学的李大武分享自己求学期间的心路历程:“起初也曾对未来感到焦虑、迷茫。”后来,他和同学们一道,在暑假参与玉树澜湄源头寻访活动、成为支教队员在当地创建水文化社团;平日里,他在线上课程平台积极与各国同学分享资源,参与学校组织的澜湄美食周,与大家一起绘制澜湄长卷,丰富课余生活。

经历了一系列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后,李大武称,自己“渐渐找回内心的沉静”。如何为六国青年沟通创造明朗的场域?在他看来,对话要落在实处,“许多问题,做多了自有答案”。

“在当下互联网环境下,年轻人应有包容温和的心态,才可以观察不同生活方式、体会其中的乐趣。”李大武说,还要在交流中保持真诚,珍惜“同饮一江水”带给六国的天然共性,从被动进入到主动“浸入”,从重视结果到学会与人分享过程中的风景。

“我们不要因登高望远而忽视平凡的生活。”他觉得,青年应该像澜沧江水流淌过土地一般,从脚下获取实实在在的力量。“一个真实的现在,可以开垦一万个美丽的未来。”(完)

标签:

Copyright ©  2015-2022 大众兽药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014643号-14   联系邮箱: 905 14 41 07@qq.com